谈球吧

“非瘟”防控 - 这些消毒误区您踩雷了吗?

发布单位:谈球吧

查看次数:8171

时间:2019-07-18

非瘟背景下的消毒工作的重要性至关重要,猪场内有效消毒是猪场抵御非洲猪瘟的关键。但由于部分养猪场和从业者缺乏专业的消毒知识,在消毒方面普遍存在滥用、少用消毒剂或消毒方法不当等现象,消毒达不到预期的效果;有的甚至给猪群造成危害。今天我们就谈一下常见消毒误区分析与有效对策。

误区一:消毒剂浓度越大越好

盲目加大浓度,一方面会增加药费、加大养殖成本;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药物残留对猪群产生毒副作用。举个简单例子,人们都知道用75%的酒精进行消毒,为何不用更高浓度的酒精消毒呢?因为超过75%酒精会刺激细菌产生芽孢,反而刺激细菌增强了自己保护力。

对策:正确的操作方式是,确定消毒的方式和消毒对象,根据不同环境进行消毒剂的配置,如有条件则对所配置的消毒剂进行检测化验,以确定其最佳的消毒浓度。

误区二:消毒时温度越高越好

一般消毒剂在消毒时环境的温度高时,消毒能力越强,所以,大多数猪场喜欢选择中午消毒。但有些消毒剂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消毒能力反而减弱。使用此类消毒剂消毒应在早晚进行。

对策:根据消毒药物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温度设置。

误区三:配伍消毒剂越多越好

很多养殖户为了达到彻底的消毒目的。在水中同时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。但如果不了解消毒剂的有效成分,往往会出现酸碱混用,产生中和反应,反而会降低效果。另外,在短时间内先后使用酸碱两种消毒剂,也会影响消毒效果。

对策:选择时要认真查看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。看是否是合格产品、是否在有效期内、配比什么浓度对何种病原体敏感、是否有配伍禁忌等。

误区四:消毒剂越贵越好

市场上常见的消毒剂有主要有酸、碱、醇、醛、碘、氯和季铵盐等类。但很多生产厂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,将生产的消毒剂冠以五花八门的商品名称。借以提高消毒剂价格,蒙蔽养殖户。

对策:选择消毒剂要具有价格低、易溶于水、无残毒、使用方便、广谱、快速、高效等特点。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消毒剂,要根据消毒计划,定期更换消毒剂,以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。

误区五:重视舍内消毒,轻视环境消毒

很多小型养殖场没有门卫制度,养殖场大门没有消毒池,有消毒池的也形同虚设。出入猪舍也没有消毒池或消毒盆。舍内可以做到定期消毒,但舍外环境一般长期不清扫、不消毒。大部分养殖朋友认为带畜(禽)消毒仅限于畜禽的体表,其实不然,应包括整个畜禽的空间和环境。因为许多病原微生物都随粉尘悬浮在空气中,不进行空气消毒,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畜禽发生某些疫病。

对策:要做好猪舍外的消毒工作,定期对消毒池进行清理更换消毒药,对进入猪舍的消毒盆或消毒池进行清洁,将病原菌尽可能的阻挡在猪场外部,而不是在舍内进行杀灭和减少。

值得注意的是:带畜禽消毒应选择杀菌谱广、刺激性小且对人畜(禽)安全无害的消毒剂。

误区六:消毒重要,清洁不重要

很多养殖户往往过分依赖消毒剂,认为只要喷洒过消毒液后就没事了,其实大多数的病菌和病毒都藏在灰尘内,只要清扫工作做的到位,就能有效降低病菌含量,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。

对策:定期进行清扫清洁工作,清楚灰尘和杂质,及时将粪污、病死猪淘汰出舍。

误区七:消毒时把消毒液喷到动物身上效果才好

很多工作人员在消毒时,拿着消毒喷枪直接对着动物喷洒,认为这样消毒才有效果,实际上,我们消毒主要是消空气中的细菌病毒,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喷枪举高并呈45°向上喷洒,让喷出的水雾从最高处自由下落,在下落的过程中把空气中的粉尘和病原微生物带到地面,15--30分钟后可将病原微生物彻底杀灭。

对策:保证消毒喷雾在空气中缓慢沉降,对空气灰尘天花板吊顶等不方便清理的地方充分与消毒药进行接触。例如使用过氧乙酸进行空舍熏蒸消毒时,应密闭门窗1~2小时;使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进行空气熏蒸消毒时,应密闭门窗10小时。

误区八:消毒剂气味越大越好

消毒效果的好坏,主要和它的杀菌能力、杀菌谱有关。目前,兽药市场上面多种多样、不同名称的消毒药让人眼花缭乱,难以选择。某些厂家为满足消费者喜欢消毒药刺激性大的心理,往往刻意添加刺激性强的物质,给人以假象。而这种单纯以刺激性大为出发点生产的消毒药,根本无多大效果或根本无效果。

【转载自】:猪业视角(猪易猪小妹/查猪价)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来自网络,我们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。仅供读者参考。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
Sitemap